定州市四新工业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报告名称
|
定州市四新工业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定州市四新工业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王连合
|
||||
地理位置
|
定州市四新工业有限公司位于河北定州经济开发区旭阳大道东侧
|
||||||
项目简介
|
定州市四新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注册资金4669万元。公司地处河北定州经济开发区旭阳大道东侧。
公司主要经营种类为汽车零部件、机械零部件、汽车变速箱铝箱体、汽车拔叉、不锈钢制品、金属切削机床用刀具、模具、工具夹具、金属工具箱制造;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企业。
|
||||||
评价人员
|
项目负责人
|
刘志伟
|
报告编制人
|
刘志伟、郭东生、高彦武
|
|||
现场调查人员
|
张少宁/高彦武、刘志伟
|
时间
|
2017.6.7/2017.9.18
|
||||
采样人员
|
焦欢龙、齐志超、张少宁、徐永楠
|
时间
|
2017.09.27-2017.09.29
|
||||
检测人员
|
张少宁、徐永楠、李宁宁、王占良
|
时间
|
2017.09.27-2017.10.10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石蜡烟、苯、甲苯、二甲苯、联苯、萘烷、电焊烟尘-总尘、氧化铝粉尘-总尘、砂轮磨尘-总尘、矽尘-总尘、矽尘-呼尘、其他粉尘-总尘、电焊弧光、噪声、手传振动。
通过检测结果可知,铸造车间打磨工位:压铸铝车间抛丸工位、打磨工位、机加工车间打磨工位噪声强度超标;其他工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
||||||
评价结论
与建议
|
结论: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7-2017)定州市四新工业有限公司属铸造及其他金属制品制造行业,依据《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有关规定判定,定州市四新工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运用职业卫生的理论和方法,对定州市四新工业有限公司铸造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及效果、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认为,本项目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在正确使用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以及各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
|
建议:
(1)实施“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及时清扫工作场所的落尘和有害物质等,避免二次污染对职工的危害。
(2)不断完善各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应对每一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应涵盖所有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应做好新职工的入职岗前体检、职工离岗体检;并建立并保管好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和考核,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巡回检查,坚持职业卫生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5)坚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发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作用,科学操作,杜绝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
(6)加强对技术档案的管理,对设备更换维修、法定检测记录、各岗位的操作记录,检修记录、开停车记录、事故记录等妥善保管,提高企业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
(7)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职业病危害防治防护措施,经常检查维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完善维修台账以便及时查对。监督职工正确使用防护设施,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
(8)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设施,保证其性能可靠。
(9)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教育职工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意识,正确指导操作人员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检查操作工人实际使用情况,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最大限度降低职业病危害。
(10)出现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对新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评价。
(11)企业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外包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包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及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进行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需及时进行改进,加强对外包单位作业人员健康检查的监督。
(12)企业应加强管理,加强个体防护设施的监督管理。
|
|||||
专家组评审
意见
|
——
|
附表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CSTEL
mg/m3
|
超限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电焊工
|
铸造车间焊补件工位
|
6
|
0.8
|
0.8
|
-
|
0.6
|
合格
|
一氧化氮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超限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焙烧工
|
铸造车间焙烧炉焙烧工位
|
2
|
<0.012
|
1.07×10-3
|
7.0×10-3
|
合格
|
2
|
<0.012
|
||||||
2
|
0.016
|
||||||
2
|
电焊工
|
铸造车间焊补件工位
|
2
|
<0.012
|
9.33×10-4
|
6.5×10-3
|
合格
|
2
|
<0.012
|
||||||
2
|
<0.012
|
||||||
3
|
压铸工
|
压铸铝车间压铸工位
|
2
|
<0.012
|
4.00×10-4
|
5.2×10-3
|
合格
|
2
|
<0.012
|
||||||
3
|
<0.012
|
二氧化氮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CSTEL
mg/m3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焙烧工
|
铸造车间焙烧炉焙烧工位
|
2
|
0.070
|
7.7×10-2
|
5.6×10-2
|
合格
|
2
|
0.076
|
||||||
2
|
0.077
|
||||||
2
|
电焊工
|
铸造车间焊补件工位
|
2
|
0.071
|
7.4×10-2
|
5.3×10-2
|
合格
|
2
|
0.074
|
||||||
2
|
0.068
|
||||||
3
|
压铸工
|
压铸铝车间压铸工位
|
2
|
0.070
|
7.0×10-2
|
6.0×10-2
|
合格
|
2
|
0.070
|
||||||
3
|
0.067
|
臭氧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CMAC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电焊工
|
铸造车间焊补件工位
|
2
|
0.18
|
0.18
|
合格
|
2
|
0.17
|
|||||
2
|
0.17
|
石蜡烟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CSTEL
mg/m3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压蜡工
|
铸造车间压蜡工位
|
2
|
1.03
|
1.3
|
0.8
|
合格
|
2
|
0.90
|
||||||
2
|
1.27
|
||||||
2
|
焊型工
|
铸造车间焊型工位
|
2
|
0.66
|
1.0
|
0.6
|
合格
|
2
|
0.78
|
||||||
2
|
0.97
|
||||||
3
|
脱蜡工
|
铸造车间脱蜡工位
|
2
|
1.15
|
1.2
|
0.8
|
合格
|
2
|
1.21
|
||||||
2
|
0.97
|
苯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CSTEL
mg/m3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上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上件工位
|
2
|
<0.6
|
0.3
|
0.3
|
合格
|
2
|
<0.6
|
||||||
3
|
<0.6
|
||||||
2
|
装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装件工位
|
2
|
<0.6
|
0.3
|
0.3
|
合格
|
2
|
<0.6
|
||||||
3
|
<0.6
|
甲苯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CSTEL
mg/m3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上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上件工位
|
2
|
<1.2
|
0.6
|
0.5
|
合格
|
2
|
<1.2
|
||||||
3
|
<1.2
|
||||||
2
|
装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装件工位
|
2
|
<1.2
|
0.6
|
0.5
|
合格
|
2
|
<1.2
|
||||||
2
|
<1.2
|
二甲苯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CSTEL
mg/m3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上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上件工位
|
2
|
<3.3
|
1.6
|
1.4
|
合格
|
2
|
<3.3
|
||||||
3
|
<3.3
|
||||||
2
|
装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装件工位
|
2
|
<3.3
|
1.6
|
1.4
|
合格
|
2
|
<3.3
|
||||||
3
|
<3.3
|
联苯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超限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上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上件工位
|
2
|
<0.33
|
0.11
|
0.14
|
合格
|
2
|
<0.33
|
||||||
3
|
<0.33
|
||||||
2
|
装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装件工位
|
2
|
<0.33
|
0.11
|
0.14
|
合格
|
2
|
<0.33
|
||||||
3
|
<0.33
|
萘烷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超限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上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上件工位
|
2
|
<0.8
|
6.67×10-3
|
0.4
|
合格
|
2
|
<0.8
|
||||||
3
|
<0.8
|
||||||
2
|
装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装件工位
|
2
|
<0.8
|
6.67×10-3
|
0.4
|
合格
|
2
|
<0.8
|
||||||
3
|
<0.8
|
电焊烟尘-总尘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
时间
h/d
|
检测值
mg/m3
|
超限
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电焊工
|
铸造车间焊补件工位
|
2
|
0.77
|
0.2
|
0.6
|
合格
|
2
|
0.90
|
||||||
2
|
0.73
|
氧化铝粉尘-总尘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时间
h/d
|
检测值
mg/m3
|
超限
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压铸工
|
压铸铝车间压铸工位
|
2
|
0.47
|
0.1
|
0.4
|
合格
|
2
|
0.53
|
||||||
3
|
0.43
|
||||||
2
|
打磨工2
|
压铸铝车间打磨工位
|
2
|
0.50
|
0.1
|
0.4
|
合格
|
2
|
0.40
|
||||||
3
|
0.53
|
砂轮磨尘-总尘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接触
时间
h/d
|
检测值
mg/m3
|
超限
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打磨工1
|
铸造车间打磨工位
|
1.3
|
2
|
0.57
|
7.9×10-2
|
0.4
|
合格
|
2
|
0.47
|
|||||||
2
|
0.63
|
|||||||
2
|
打磨工3
|
机加工车间打磨工位1
|
—
|
2
|
0.93
|
0.1
|
0.8
|
合格
|
2
|
0.87
|
|||||||
3
|
0.97
|
|||||||
3
|
打磨工4
|
机加工车间打磨工位4
|
—
|
2
|
0.93
|
0.1
|
0.8
|
合格
|
2
|
0.83
|
|||||||
3
|
0.90
|
矽尘-总尘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接触
时间
h/d
|
检测值
mg/m3
|
超限
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制壳工
|
铸造车间制壳工位
|
35.0
|
2
|
0.90
|
1.0
|
0.7
|
合格
|
2
|
0.97
|
|||||||
2
|
0.90
|
|||||||
2
|
碎壳工
|
碎壳区碎壳工位
|
-
|
2
|
0.70
|
0.8
|
0.6
|
合格
|
-
|
2
|
0.73
|
||||||
-
|
2
|
0.80
|
||||||
3
|
焙烧工
|
铸造车间焙烧炉焙烧工位
|
36.8
|
2
|
0.63
|
0.8
|
0.5
|
合格
|
2
|
0.67
|
|||||||
2
|
0.80
|
矽尘-呼尘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接触
时间
h/d
|
检测值
mg/m3
|
超限
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制壳工
|
铸造车间制壳工位
|
-
|
2
|
0.47
|
0.7
|
0.34
|
合格
|
-
|
2
|
0.43
|
||||||
-
|
2
|
0.47
|
||||||
2
|
碎壳工
|
碎壳区碎壳工位
|
-
|
2
|
0.43
|
0.7
|
0.36
|
合格
|
-
|
2
|
0.53
|
||||||
-
|
2
|
0.47
|
||||||
3
|
焙烧工
|
铸造车间焙烧炉焙烧工位
|
-
|
2
|
0.33
|
0.6
|
0.28
|
合格
|
-
|
2
|
0.37
|
||||||
-
|
2
|
0.43
|
其他粉尘-总尘浓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接触
时间
h/d
|
检测值
mg/m3
|
超限
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
判定
|
1
|
抛丸工1
|
铸造车间抛丸工位
|
9.1
|
2
|
2.07
|
0.3
|
1.6
|
合格
|
2
|
2.10
|
|||||||
2
|
2.17
|
|||||||
2
|
抛丸工2
|
压铸铝车间抛丸工位
|
-
|
2
|
1.90
|
0.2
|
1.6
|
合格
|
-
|
2
|
1.77
|
||||||
-
|
3
|
1.70
|
电焊弧光检测结果一览表
序号
|
检测对象/工种
|
测量部位
|
检测数据μW/cm2
|
有效辐照度
μW/cm2
Eeff
|
接触
时间
h/d
|
8h辐照度μW/cm2
|
结果判定
|
||
UVA
|
UVB
|
UVC
|
|||||||
1
|
电焊工
|
面罩内眼面部
|
0.1
|
0.1
|
0.1
|
0.114
|
6
|
0.09
|
合格
|
噪噪声检测结果一览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检测数据dB(A)
|
接触时间
h/d
|
等效声级dB(A)
|
结果判定
|
|||
1
|
2
|
3
|
均值
|
||||||
1
|
抛丸工1
|
铸造车间抛丸工位
|
86.1
|
85.9
|
86.4
|
86.1
|
6
|
84.9
|
合格
|
2
|
碎壳工
|
碎壳区碎壳工位
|
84.1
|
83.5
|
83.7
|
83.8
|
6
|
82.6
|
合格
|
3
|
电焊工
|
铸造车间焊补件工位
|
81.1
|
80.7
|
80.5
|
80.8
|
6
|
79.6
|
合格
|
4
|
打磨工1
|
铸造车间打磨工位
|
87.9
|
87.4
|
86.3
|
87.2
|
6
|
86.0
|
不合格
|
5
|
压铸工
|
压铸铝车间压铸工位
|
83.4
|
84.1
|
83.7
|
83.7
|
7
|
83.1
|
合格
|
6
|
抛丸工2
|
压铸铝车间抛丸工位
|
86.9
|
86.2
|
86.7
|
86.6
|
7
|
86.0
|
不合格
|
7
|
打磨工2
|
压铸铝车间打磨工位
|
87.1
|
87.7
|
87.9
|
87.6
|
7
|
87.0
|
不合格
|
8
|
打磨工3
|
机加工车间打磨工位1
|
91.9
|
92.2
|
91.7
|
91.9
|
7
|
91.3
|
不合格
|
9
|
打磨工4
|
机加工车间打磨工位4
|
92.5
|
91.8
|
92.1
|
92.1
|
7
|
91.5
|
不合格
|
10
|
上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上件工位
|
84.1
|
83.7
|
83.5
|
83.8
|
7
|
83.2
|
合格
|
11
|
装件工
|
机加工车间清洗机装件工位
|
81.6
|
82.4
|
82.1
|
82.0
|
7
|
81.4
|
合格
|
12
|
铣工1
|
机加工车间铣床操作工位1
|
83.7
|
84.2
|
83.3
|
83.7
|
7
|
83.1
|
合格
|
13
|
铣工2
|
机加工车间铣床操作工位5
|
83.5
|
83.1
|
83.7
|
83.4
|
7
|
82.8
|
合格
|
14
|
铣工3
|
机加工车间铣床操作工位9
|
83.2
|
83.8
|
82.9
|
83.3
|
7
|
82.7
|
合格
|
15
|
钻工1
|
机加工车间钻床操作工位1
|
85.2
|
84.6
|
84.7
|
84.8
|
7
|
84.2
|
合格
|
16
|
钻工2
|
机加工车间钻床操作工位4
|
85.0
|
84.7
|
84.1
|
84.6
|
7
|
84.0
|
合格
|
17
|
钻工3
|
机加工车间钻床操作工位8
|
85.1
|
84.2
|
85.2
|
84.8
|
7
|
84.2
|
合格
|
18
|
车工1
|
机加工车间车床操作工位1
|
83.0
|
82.7
|
83.1
|
82.9
|
7
|
82.3
|
合格
|
19
|
车工2
|
机加工车间车床操作工位5
|
82.3
|
82.7
|
82.8
|
82.6
|
7
|
82.0
|
合格
|
20
|
车工3
|
机加工车间车床操作工位9
|
82.4
|
83.1
|
83.5
|
83.0
|
7
|
82.4
|
合格
|
21
|
机床工1
|
机加工车间XH714D汉川机床操作工位
|
81.9
|
82.2
|
81.3
|
81.8
|
7
|
81.2
|
合格
|
22
|
机床工2
|
机加工车间V-40LLEADWELL机床操作工位
|
81.9
|
82.2
|
81.3
|
81.8
|
7
|
81.2
|
合格
|
23
|
机床工3
|
机加工车间brother机床操作工位
|
82.4
|
81.7
|
82.1
|
82.1
|
7
|
81.5
|
合格
|
24
|
数控机床工1
|
机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操作工位1
|
81.5
|
80.9
|
81.1
|
81.2
|
7
|
80.6
|
合格
|
25
|
数控机床工2
|
机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操作工位3
|
81.2
|
80.8
|
81.4
|
81.1
|
7
|
80.5
|
合格
|
26
|
数控机床工3
|
机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操作工位5
|
81.2
|
80.8
|
81.3
|
81.1
|
7
|
80.5
|
合格
|
手传振动检测结果一览表
序号
|
检测对象/工种
|
检测数据m/s2
|
接触
时间
h/d
|
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m/s2
|
结果判定
|
|||
1
|
2
|
3
|
最大值
|
|||||
1
|
打磨工1
|
1.10
|
1.20
|
1.16
|
1.20
|
6
|
1.2
|
合格
|
2
|
打磨工2
|
1.10
|
1.22
|
1.11
|
1.22
|
7
|
1.2
|
合格
|
3
|
打磨工3
|
1.21
|
1.43
|
1.19
|
1.43
|
7
|
1.4
|
合格
|
4
|
打磨工4
|
1.25
|
1.50
|
1.20
|
1.50
|
7
|
1.5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