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县石鑫矿业有限公司10万立方米/年建筑用白云岩开采及加工项目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报告名称
|
行唐县石鑫矿业有限公司10万立方米/年建筑用白云岩开采及加工项目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行唐县石鑫矿业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孙建设
|
|||||||||||||||||||||||||||||||||||||||||||||||||||||||||||||||||||||||
地理位置
|
建设项目位于河北省行唐县城北侧约19km处的安家峪村西南,至北河乡政府约2km,距行唐县县城19km。
|
|||||||||||||||||||||||||||||||||||||||||||||||||||||||||||||||||||||||||
项目名称
|
行唐县石鑫矿业有限公司10万立方米/年建筑用白云岩开采及加工项目
|
|||||||||||||||||||||||||||||||||||||||||||||||||||||||||||||||||||||||||
项目简介
|
矿山自办证以来,一直处于一证多采状态,共有16个开采主体,各个主体各自开采,各自加工成石渣出售。矿山处于一证多采的状态,管理混乱无序,安全生产不能保证。根据石家庄国土资源局《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石国土资‹2013›24号)与行唐县人民政府《行唐县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矿政管理的要求,规范矿业生产秩序,实现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拟对矿山进行整合,整合后采矿主体为行唐县石鑫矿业有限公司。
行唐县石鑫矿业有限公司根据整合要求负责对矿山的管理及运营,取消原有的16个个体户主体,清除原有小型分散的16套采矿及加工设备,从新规划采区采矿工作,年开采白云岩矿石10万立方米,同时新建2条5万立方米/年的白云岩石砟加工生产线。符合石家庄国土资源局《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方案》(石国土资‹2013›24号)与行唐县人民政府《行唐县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实施方案》中“一个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内只保留一个采矿主体,一套生产系统、一个管理机构”和“露天矿山矿区范围之间的距离大于300米”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建筑、路桥等的建设比较兴旺,建筑用白云岩销路较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发展前景良好。矿区一带建筑用白云岩资源丰富,且质量好。在此背景下,行唐县石鑫矿业有限公司投资148.5万元建设年开采加工10万方建筑用白云岩项目。
|
|||||||||||||||||||||||||||||||||||||||||||||||||||||||||||||||||||||||||
评价人员
|
项目负责人
|
孙桂彬
|
报告编制人
|
李鹏、宁宗、顾素芳
|
||||||||||||||||||||||||||||||||||||||||||||||||||||||||||||||||||||||
现场调查人员
|
李鹏、宁宗
|
时间
|
2017年1月4日
|
|||||||||||||||||||||||||||||||||||||||||||||||||||||||||||||||||||||||
采样人员
|
——
|
时间
|
——
|
|||||||||||||||||||||||||||||||||||||||||||||||||||||||||||||||||||||||
检测人员
|
——
|
时间
|
——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该项目存在和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白云石粉尘、噪声。
根据类比检测结果,类比企业破碎凿岩工、破碎工、巡检工接触白云石粉尘检测浓度超出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的要求;类比企业破碎凿岩工、破碎工、巡检工接触噪声的强度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
|
|||||||||||||||||||||||||||||||||||||||||||||||||||||||||||||||||||||||||
评价结论
与建议
|
结论:
(1)该项目在选址在行唐县城北侧约19km处的安家峪村西南,其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方面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2)该扩建项目设备工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设备的选择和布局在考虑生产的密闭化、自动化、连续化的同时,按本报告提出的建议补充设计后,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
(3)该扩建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白云石粉尘及噪声。建设单位如果在设计阶段能够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职业病危害补充措施及建议,可有效地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达到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的要求。
(4)针对该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该扩建项目应在类比企业的基础上,增加和补充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为劳动者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并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及时发现和预防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该扩建项目若结合类比企业情况,如能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时针对本报告书提出的要求及建议落实到位,并在项目运行时认真实施,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方面是可以控制的。
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考虑,该建设项目可行。
|
1工程技术措施建议
(1)建设项目应在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明确破碎车间休息室、控制室设置位置、规格等内容。
(2)建设项目应在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明确破碎站、采矿区厕所设置情况。
(3)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应明确湿式除尘措施、吸尘罩、除尘器、遮尘帘、密闭溜槽的数量和需要安装的位置。
(4)建设项目应在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补充建筑石渣棚的长、宽、高内容及其采光照明情况。破碎站各厂房具体的采光方式和采光系数要求,照明具体灯具设置措施要求。
(5)建设项目应在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应对运输、挖掘等工程机械购置时的防尘、隔噪声性能提出合理措施。
(6)建设项目应在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细化凿岩、破碎工序,明确工人操作方式、操作部位、降尘措施。
(7)建设项目应在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应具体说明如何进行湿式凿岩操作。“对破碎、筛分过程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详细说明具体密闭、机械化、自动化措施。
(8)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对采光、照明进行明确设计,重点为破碎站巡检路线、休息室、控制室的采光、照明,要求如下:
各场所照度要求
(9)拟建项目可研报告中未明确给料喷淋降尘供水系统冬季防冻措施,应在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明确上述供水系统管路的冬季防冻措施。
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补充措施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补充措施
3职业卫生管理补充措施
职业卫生管理补充措施
4职业卫生专项投资补充措施
职业卫生专项投资补充措施
5建议
(1)组织管理建议
工程车辆司机长期久坐的固定工位易引起劳动者腰肌劳损、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等疾病,建议企业增加司机工间休息时间。
(2)粉尘防护建议
1)监督工人坚持正确使用防尘口罩,加强矿石破碎、筛分、皮带输送等重点岗位的职业卫生防护。
2)采场内保持好运输道路洒水作业,防止二次扬尘。
3)企业应保证工程车辆驾驶室的密闭性,以便降低车辆司机接触粉尘危害。
(3)噪声防护建议
1)教育巡检人员在作业时要正确且坚持佩戴防护用品保护听力,涉及噪声危害的所有岗位均应配备防噪声耳塞,不得遗漏。
2)设备订货时应将设备噪声等级做为设备性能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3)企业应保证工程车辆驾驶室的密闭性,以便降低车辆司机接触噪声危害。
(4)职业健康监护
继续加强对接害人员的健康监护,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脱离。
(5)继续加强职业卫生防治宣传工作,落实好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的持续投入及《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的后续更新工作。
(6)如果委托外部单位(人员)进行作业时,应与外委单位(人员)签订合同,落实公司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外协单位(人员)的管理,确保外协单位遵守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正确佩戴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以确保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7)评审后续工作建议
该项目评审备案后,企业应及时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控制效果评价,并经专家评审;若生产工艺与设备发生变更,产生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需另行评价。
(8)建筑施工过程措施建议
1)施工现场存在粉尘的职业危害,道路及平台开拓、平整及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等在运行时会产生白云石粉尘、其他粉尘;水泥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水泥粉尘,现场应采取洒水抑尘的方式对施工地点进行降尘,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2)电气焊作业时,会产生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等职业危害,刷油漆等作业时,会产生油漆中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危害。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3)冬季作业时,由于天气严寒,会产生低温的职业危害。应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取暖室、休息室。劳动者应当配备防寒服、手套等进行防寒。
4)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保证充足的饮水,防止中暑。
5)施工现场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和施工工艺。如使用低噪声混凝土振动棒、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以液压代替锻压,焊接代替铆接。
6)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施工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说明。
7)本项目施工和运行期间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外包作业,应选择具有职业病防护能力的企业。
|
||||||||||||||||||||||||||||||||||||||||||||||||||||||||||||||||||||||||
专家组评审
意见
|
经过讨论和审议,专家组认为《行唐县石鑫矿业有限公司北河白云岩矿年开采加工10万方建筑用白云岩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格式内容基本规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导则的要求;报告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和危险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辨识,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的建设项目,报告提出了比较合理有效的职业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建议,可以起到保护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健康的作用。结论符合要求,同意通过该预评价报告。报告按专家意见补充修改后备查。
修改意见:
1、调整报告中不符合AQ/T 8009 —2013和 JB—2014—004要求部分。
2、补充介绍破碎厂房、办公室、职工宿舍等建筑工程建设和利旧情况
3、针对工种(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和接触职业病危害预期水平分析。
4、总体布局评价、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建筑卫生学评价中按照专家意见补充必要评价条款。
5、细化类比企业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结合检测结果分析其全面性以及针对的粉尘危害点适用性有效性,效果差的分析其原因,可逐项列表。
6、正文的补充措施需要列表提出湿式除尘措施、吸尘罩、除尘器、遮尘帘、密闭溜槽的数量和需要安装的位置。
7、对施工和调试期间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进一步提出要求。
8、评审专家提出的其他意见。
专家组长:刘喜房
成员:任清亮、王建业
2017年3月11日
|
附表
类比企业白云石粉尘(总尘)检测结果一览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
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超限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判定
|
1
|
凿岩工
|
开采面潜孔钻旁
|
4.00
|
12.36
|
2.2
|
5.6
|
不合格
|
开采面潜孔钻旁
|
10.18
|
||||||
开采面潜孔钻旁
|
--
|
17.50
|
|||||
开采面潜孔钻旁
|
4.00
|
12.52
|
2.1
|
5.8
|
不合格
|
||
开采面潜孔钻旁
|
10.79
|
||||||
开采面潜孔钻旁
|
--
|
16.97
|
|||||
2
|
司机
|
开采面勾机驾驶室
|
8.00
|
2.46
|
0.8
|
2.8
|
合格
|
2.11
|
|||||||
--
|
6.06
|
||||||
8.00
|
2.89
|
0.7
|
2.8
|
合格
|
|||
2.65
|
|||||||
--
|
5.82
|
||||||
3
|
司机
|
开采面运输车驾驶室
|
8.00
|
4.63
|
0.7
|
4.3
|
合格
|
3.92
|
|||||||
--
|
5.51
|
||||||
4
|
破碎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控制室
|
8.00
|
8.25
|
1.4
|
7.9
|
合格
|
7.58
|
|||||||
--
|
10.97
|
||||||
5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巡检工(陈彬)呼吸带
|
8.00
|
9.86
|
--
|
9.7
|
不合格
|
9.51
|
|||||||
6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破碎机旁
|
--
|
28.29
|
3.5
|
--
|
不合格
|
25.43
|
|||||||
25.89
|
|||||||
7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巡检工(刘辉)呼吸带
|
8.00
|
11.58
|
--
|
11.2
|
不合格
|
10.91
|
|||||||
8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1#振动筛旁
|
--
|
22.12
|
2.8
|
--
|
不合格
|
--
|
21.69
|
||||||
--
|
21.55
|
||||||
9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2#振动筛旁
|
--
|
21.59
|
2.7
|
--
|
不合格
|
--
|
21.23
|
||||||
--
|
20.00
|
||||||
10
|
司机
|
生产车间上料铲车驾驶室
|
8.00
|
1.87
|
0.3
|
1.7
|
合格
|
1.45
|
|||||||
--
|
2.33
|
||||||
8.00
|
1.80
|
0.3
|
1.6
|
合格
|
|||
1.37
|
|||||||
--
|
2.22
|
||||||
11
|
开票员
|
磅房
|
8.00
|
1.38
|
0.2
|
1.3
|
合格
|
1.13
|
|||||||
--
|
1.77
|
类比企业白云石粉尘(呼尘)检测结果一览表
序号
|
采样对象/工种
|
检测地点
|
接触
时间
h/d
|
检测值mg/m3
|
超限倍数
|
CTWA
mg/m3
|
结果判定
|
1
|
凿岩工
|
开采面潜孔钻旁
|
4.00
|
4.93
|
2.2
|
2.4
|
不合格
|
4.79
|
|||||||
--
|
8.70
|
||||||
2
|
司机
|
开采面勾机驾驶室
|
8.00
|
1.34
|
0.4
|
1.2
|
合格
|
1.06
|
|||||||
--
|
1.80
|
||||||
3
|
司机
|
开采面运输车驾驶室
|
8.00
|
2.40
|
0.7
|
2.2
|
合格
|
2.08
|
|||||||
--
|
2.89
|
||||||
4
|
破碎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控制室
|
8.00
|
3.94
|
1.2
|
3.9
|
合格
|
3.77
|
|||||||
--
|
4.75
|
||||||
5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巡检工(陈彬)呼吸带
|
8.00
|
5.03
|
--
|
4.9
|
符合
|
4.68
|
|||||||
6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破碎机旁
|
--
|
10.70
|
2.7
|
--
|
不合格
|
--
|
10.46
|
||||||
--
|
9.37
|
||||||
7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巡检工(刘辉)呼吸带
|
8.00
|
6.13
|
--
|
6.1
|
合格
|
6.02
|
|||||||
8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1#振动筛旁
|
--
|
9.42
|
2.4
|
--
|
不符合
|
--
|
8.85
|
||||||
--
|
8.64
|
||||||
9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2#振动筛旁
|
--
|
9.75
|
2.4
|
--
|
不符合
|
--
|
9.08
|
||||||
--
|
9.33
|
||||||
10
|
司机
|
生产车间破碎区巡检工(刘辉)呼吸带
|
8.00
|
1.06
|
0.3
|
1.0
|
符合
|
0.99
|
|||||||
--
|
1.34
|
||||||
11
|
开票员
|
磅房
|
8.00
|
0.88
|
0.3
|
0.8
|
符合
|
0.71
|
|||||||
--
|
1.02
|
表3-10 类比企业噪声检测结果及分析
序号
|
采样对象
/工种
|
检测地点
|
检测数据dB(A)
|
接触时间h/d
|
等效声级dB(A)
|
结果判定
|
|||
1
|
2
|
3
|
均值
|
||||||
1
|
凿岩工
|
开采面潜孔钻旁
|
93.9
|
94.1
|
94.3
|
94.1
|
4.00
|
91.1
|
不符合
|
2
|
司机
|
开采面勾机驾驶室
|
81.7
|
82.0
|
81.7
|
81.8
|
8.00
|
81.8
|
符合
|
3
|
司机
|
开采面运输车驾驶室
|
82.2
|
81.9
|
82.3
|
82.1
|
8.00
|
82.1
|
符合
|
4
|
司机
|
生产车间上料铲车驾驶室
|
81.2
|
81.1
|
81.3
|
81.2
|
8.00
|
81.2
|
符合
|
5
|
破碎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控制室
|
84.2
|
84.5
|
84.1
|
84.3
|
8.00
|
84.3
|
符合
|
6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破碎机旁
|
93.5
|
94.1
|
94.0
|
93.9
|
4.00
|
90.9
|
不符合
|
7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1#振动筛旁
|
86.9
|
86.5
|
86.8
|
86.7
|
4.00
|
83.7
|
符合
|
8
|
巡检工
|
生产车间破碎区2#振动筛旁
|
87.2
|
87.3
|
86.9
|
87.1
|
4.00
|
84.1
|
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