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
扩建年产10万吨高强汽车铝合金液(锭)建设项目(一期)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报告名称 |
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扩建年产10万吨高强汽车铝合金液(锭)建设项目(一期)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王哲 |
||||
地理位置 |
保定市顺平县顺平经济开发区北园规划汽车配件产业园内。 |
||||||
项目名称 |
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扩建年产10万吨高强汽车铝合金液(锭)建设项目(一期) |
||||||
项目简介 |
该公司现有5万吨/年高强汽车铝合金液(锭)生产产能,本次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扩建10万吨/年高强汽车铝合金液(锭)项目,扩建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生产6.5万吨,其中:新建厂房内生产3万吨,租赁原有厂房内3.5万吨;二期生产3.5万吨。项目完工后,公司将具备15万吨/年高强汽车铝合金液(锭)产能。该项目总占地48666.7m2,新增建筑面积22228m2。 |
||||||
评价人员 |
项目负责人 |
李鹏 |
报告编制人 |
李鹏、宁宗、郭东生 |
|||
现场调查人员 |
李鹏、郭东生、张少宁/徐永楠 |
时间 |
2017年11月15日/2018年2月9日 |
||||
采样人员 |
张少宁、徐永楠、焦欢龙 |
时间 |
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日 2018年2月10日-2018年2月12日 |
||||
检测人员 |
王占良、张少宁、徐永楠、焦欢龙 |
时间 |
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5日2018年2月10日-2018年2月12日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扩建年产10万吨高强汽车铝合金液(锭)建设项目(一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氧化铝粉尘、铝合金粉尘、铝金属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紫外辐射、臭氧、NO、NO2、甲烷、氧化铝烟热等。 根据检测结果,该项目工作场所各工位的氧化铝粉尘(总尘)、铝合金粉尘(总尘)、铝金属粉尘(总尘)超限倍数和CTWA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该项目1#车间分拣工岗位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其余工作岗位噪声8h等效声级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企业为员工配备了防尘口罩、耳塞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该项目检测结果见附表。 |
||||||
评价结论 与建议 |
结论: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扩建年产10万吨高强汽车铝合金液(锭)建设项目(一期)属“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业”,依据《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有关规定判定,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 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通过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及其合理性与有效性评价和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符合性评价,本项目能够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经检测,该项目1#车间分拣工位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其它工位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企业为接触噪声、粉尘危害的员工配备了防噪耳塞、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在进入职业病危害区域,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体防护。 根据本项目试生产期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检测结果,预测本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在采取个体防护后,对作业人员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本项目已经具备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条件。 该项目在将来正常生产过程中,采取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所提建议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
建议: (1)本次评价是在生产设备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正常情况下进行的,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效果取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完好程度,因此,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十分重要。建议企业严格设备管理,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对效果不满足要求或超过使用期限的设备及时更新。 (2)建议为接触粉尘、噪声、高温岗位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防止噪声聋、尘肺及高温中暑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如发现有职业禁忌证、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病人由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单位按程序做进一步检查,并按照检查结果做相关处理。 (3)在高温车间作业过程中应做好车间的全面通风及刮脸、分拣岗位的机械通风,现场作业人员严格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企业管理人员做好监督检查。 (4)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加大对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教育职工增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意识,严格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 (5)维修人员在天然气输送等相关设备附近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应注意做好对周围设备的保护,防止天然气泄漏而造成的中毒事故的发生。 (6)定期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7)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和考核,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巡回检查,坚持职业卫生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8)坚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发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作用,科学操作,杜绝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 (9)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应该依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有关规定,委托有相应体检资质的机构进行,严格有关内容和周期的规定进行体检。 (10)应继续加强职业卫生防治宣传工作,落实好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的持续投入及《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后续更新工作,确保已建立的相关体系、制度正常运行并持续改进,保护本项目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和相关权益。 (11)建议企业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工作。 (12)作业场所设置的告知栏、告知卡必须清晰,如出现掉落或模糊不清的现象应及时更换。 (13)外部单位(人员)进行作业时,应与外委单位(人员)签订合同,落实公司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外协单位(人员)的管理,确保外协单位按照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以确保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
|||||
专家组评审 意见 |
通过听取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的介绍并进行认真论证评审,专家组认为:《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扩建年产10万吨高强汽车铝合金液(锭)建设项目(一期)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评价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符合性,通过检测检验数据及统计分析评价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报告》对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职业健康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专家组认为《报告》内容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通过对《报告》的技术审查。评审组认为《报告》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经专家审核后通过评审,可作为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但评价单位应就下列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并经专家审核确认。 1、职业病危害识别中,补充甲烷危害识别,补充精炼剂、除渣剂成分及危害性识别,确定是或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补充公辅设施危害识别。 2、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分析,补充每个工种工作日写实调查。 3、防尘毒设施调查中补充30t合金炉集尘罩设置情况调查。补充调查高温岗位冷风输送情况调查和评价。 4、应急救援设施调查,需要调查具体演练情况和具体的协作医院。补充调查急救药箱具体药品、药械配置情况以及其满足性分析评价。 5、对铸锭、刮脸、捞渣等操作工的工作服的隔热性能调查并评价。 6、建筑卫生学调查,需要补充贴建建筑的长度、高度重叠情况,高差多少以及高出部分的窗户设置情况;补充调查建筑间距情况。补充采光方式介绍,补充照度监测结果。 7、调查辅助用室设置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符合性。细化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分析和评价。 8、补充、完善评审会上提出的其他修改意见。
专家组长:刘喜房 成员:李绍群、李威 2018年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