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单位名称 |
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 |
项目名称 |
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硫铁矿地下开采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
地理位置 |
涞源县乌龙沟乡大庄村 |
联系人 |
殷凤龙 |
||||||||||||||||||||||||||||||
用人单位简介: 硫铁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河北省硫铁矿石矿区总共分布有13处,储量约3961.4万吨,主要分布在井陉县、抚宁县、涉县、永年县、张北县、怀来县、涿鹿县、内丘县、沙河市、兴隆县、涞源县,硫铁矿主要用于制造硫酸,部分用于化工原料以及生产硫磺及各种含硫化合物等,在橡胶、造纸、纺织、食品和火柴等工业以及农业中均有重要用途。 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硫铁矿山始建于2000年,矿山名称曾发生过两次变更,其前身分别为“涞源县富源硫铁矿”、“涞源县山玉硫铁矿”。该矿山正式投产时间为2000年6月,自建矿以来,矿山由于各方面原因未进行正常生产。矿山前期需进行选矿试验,仅在938m中段上偏东北端对矿体进行了少量采样,形成了一处采场,长约35m,宽约4m,高约20m,容积2800m3。2016年截至目前矿山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原有项目年产5000吨/年硫铁矿石。 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及国土资发[2004]208号文中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的要求:硫铁矿小型矿山最低生产规模为5×104t/a,现有采矿许可证批复的规模(0.50万吨/年)不能满足规划要求。为满足最低生产规模的要求,延续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硫铁矿采矿许可证,加强后续的矿区资源开发利用,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拟调整矿山生产规模,决定投资1300万元实施“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硫铁矿地下开采项目”,将现有采矿证批复的0.5万吨/年硫铁矿开采规模增扩至10万吨/年。 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硫铁矿地下开采项目位于保定市涞源县乌龙沟乡大庄村,其矿山名称为“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硫铁矿”,采矿权人为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该项目属扩建工程。该矿区内共发现1条矿体,开发利用方案分7个中段进行开采,分别为1050m中段、1004m中段、980m中段、938m中段、895m中段、855m中段和815m中段。矿内硫铁矿保有资源量为80.32万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56.01×104t,S平均品位39.08%;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4.31×104t,S平均品位37.75%。 根据《项目开发利用方案》,本项目设计开采7个井下中段巷道,分别为1050m中段、1004m中段、980m中段、938m中段、895m中段、855m中段和815m中段矿体,中段高度30m~46m,按开采顺序由上而下分层开采,先开采1050m中段矿体,再开采1004m中段矿体,最后开采815m中段矿体,矿山预可采储量为63.5370万t,废石混入率为10%,可以采出矿石70.5967万t。按10万t/a规模组织生产,矿山服务年限为7年,其中稳产期6年,减产1年。 该项目为投产运行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该项目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2021年6月委托河北东铭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涞源县恒牛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硫铁矿地下开采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
现场调查人员:段程鑫、金千;调查时间:2021年6月22日 |
|||||||||||||||||||||||||||||||||
现场采样人员:无;采样时间:无 |
|||||||||||||||||||||||||||||||||
检测人员:无;检测时间:无 |
|||||||||||||||||||||||||||||||||
用人单位陪同人:殷凤龙 |
|||||||||||||||||||||||||||||||||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矽尘、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 |
|||||||||||||||||||||||||||||||||
评价结论: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2019年修改版),该项目属于非金属矿采选业(B10)中的化学矿开采(B1020)。该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矽尘、噪声、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高温(夏季)和低温(冬季)。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有关规定,判定其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 评审意见:
|